AI时代随想

此刻,我正在指导claude code来实现app中的http engine的日志记录与部分模块的重构,看着终端上claude code基于我的需求,编写的todo list,并逐一执行,而我只在必要时干预,因此在等待它执行的时候我便产生了需要一为这个状态记录一些文字的冲动,如果AI最终将取代我们的工作,我们作为人类软件工程师能够做的有自主性的事之一,或许就是见证并记录这个过程。 不知怎的,写上面这句话让我想到了《银翼杀手》1982版中的人造人死前独白: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ä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我曾见过那些你们人类不会置信的事。我曾目睹战舰在猎户座的边缘燃起烈火,我看过 C 射线在唐怀瑟之门边际的黑暗中明灭闪耀。所有这些瞬间,都会消逝在时间之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正是死期。 或许我们需要诉说的,是对我们的后辈们: 我曾经见过那么你们不会置信的事,我们曾经需要自己思考代码架构,自己修正编译错误,有时候甚至抓狂的需要砸键盘。 当然,并不如那些声称不会写代码的人几天写一个app,我需要承认我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我从项目需要low overhead的要求上选择了rust这门自己不是特别熟悉的语言,然而我必须承认,http engine这个组件从脱胎于一个开源组件到目前处于基本可用过程中,大多数代码都由claude code,与其说我所为指导者,不如说我做为立项者与验证者,既使我能指出问题或者提出一些架构上的经验,但执行上均是claude code。 但不能不让我所担扰地,是这些分析复杂问题的思路,以及架构上的经验,到底有多么独有,claude code在什么时间点,亦能达到如此的水平。 Maybe time is all they need… 在这个AI时代,我们或许更有需要思考哪些事情是我们真正所看重的,是我们所真正所独有的…

July 11, 2025 · 1 min · fortitude.zhang

再次告别wordpress

近期在梳理自己的服务器资源,用来科学上网的机器由于线路质量比较好,是我用来步骤相关软件的机器,由于依赖的软件需要采用固定内存预分配,所以需要占用掉300MB左右的内存。 与此同时,我也将个人的blog部署在同一台机器,先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伪geek的告别,决定采用成熟软件即Wordpress+Mysql+Php-fpm这样的方式来部署blog,然而在上面的条件下, mysql这个软件对于内存的占用实在是过大了,而我进行了一些调优后,仍偶尔会出现内存不足导致上述固定内存预分配软件被OOM kill掉的的情况。 因此,端午节后初步调查后,直接采用wg2hugo这个开源项目进行了转换,发现其转换后的采用的主题默认就是我在其他项目中所使用的PaperMod主题,于是非常顺利地完成了blog的迁移。 是为记。 附: 转换至hugo后,blog暂时失去了评论功能,后续有机会采用Remark42私有化部署个人的评论系统,但考虑此blog主要是为自己记录人生随想,因此并不依赖于评论,暂时作罢。

June 3, 2025 · 1 min · fortitude.zhang

创造之乐

自从与深圳公司的合作收尾之后,经过多轮思考与原型验证,我开始编写自己在iOS上的第三个App,与前面两款不同,此款软件直接定为付费软件,因为我想验证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是否存在客户需求,以及客户是否会为这个需求而掏腰包。 目前来看,这个需求显然是存在的,用户愿意付费在汗牛充栋的App商店里购买你的应用,并还能够持续的使用,这本身就说明这个新App存在一定的需求与价值。 然而,这个简单的文章,并不是谈这款App本身,而是谈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创造性。 工业化后,人力成为资源,在一些复杂的企业中,职工算是一个螺丝钉,当然,职业阶梯的存在,会给职工增加一个向上爬升的通道,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它显然会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人的创造性逐渐被抑制,因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你将被工作中的事务所吞噬;对于有些人来说,会达到某个瞬间,从而会产生像加缪那样的哲思之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当然,加缪本身给出了答案,就是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要找意义的话,就是明知道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仍决心像西西弗斯那样继续推石上山,通过自我意识来证实自己的存在,从而获得意义。 IT时代的到来,以及去年以降的AI,其实摆在一个真正的程序员,或者说工程师面前,其实存在一个维持创造性的方向,那就是构建软件,当然如果您不想拥有较多的团队协作,构建App更为合适;因为在App的构造过程,你需要进行前期的思考,判断是否有一些独特的创造性,当然这个世界上完全独一无二的东西太少了,我这里所谓的创造性是指您也可以在某些点上进行改进,无论它是使用方式、抑或是软件架构;继而你会进入执行/开发阶段,你会发现曾经觉得不可能的,或者是复杂的东西,逐渐通过你的键盘的击打,或者与AI对话时的击打,从一个概念,变成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实体,这个体验,就是我这里所想强调的创造性的体验;对于我来说,当然在大厂拿到结果很好,可以得到丰富的经济激励;但是相比于频繁的开会以及运动式的一些工作,显然,这里的创造性体验更吸引我,也能驱动我在经济条件尚可但年事已高的时候,体会到物我两忘心流状态。 当然,我还要是谈回App本身,对于这个App来说,我算是有一些较好的创造性: - 将一个我所在业界有名的开源软件,应该是世界第一个porting到Apple平台,使我可继续使用熟练的C语言编写App的核心功能 - 利用我的架构以及网络能力,将另外两个基于rust编写核心组件,与C语言编写的组件,实现了良好的IPC沟通机制,以及用了一些Apple非公平API来实现核心业务 - 从一开始对于某个开源rust代码一头雾水,到能够进行深度改造,体到了中年尚能学习编程语言的快乐 以此小记,庆祝第三个个人开发App达到某个自定里程碑,同时,再记录一下创造之乐。

May 22, 2025 · 1 min · fortitude.zhang

生活不必在别处

之所以起这么怪一个标题,只是因为最近在育一对儿女时的一些思考,因而但想抽空动笔记录一下,便冒出这么一个标题。 一转眼儿子刚过完七周岁的生日,近来抽空带他去附近的一个小公园玩,看他幼儿时常玩的秋千如今再坐在上面就显得有些一些滑稽,但不得不感叹孩子们真是长得很快,一转眼女儿也已经两岁半,如同我的年纪一样,恍恍然便已至不惑之年。 无论称之为被迫也好,还是主动选择,如今我都在执行一人公司的模式;而我倒也乐在其中,至少我能够目前拥有六点多回家陪孩子直到十点左右入睡这段难得的亲子时间;而这个标题,便与这段时间有关,大抵是之前的工作普遍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加班,而我也一真称得上是一个爱求知的人,因而总觉得每天不学习些什么东西,就会觉得有些愧疚,而这样的心态,在这段亲子时间上的体现便是:我似乎会特别盼望孩子们的入睡,也即总觉得孩子们入睡之后,便是自己的时间,而并不知道,或许自己并不会拥有无限的精力,人生很多事情都无法通过急切求得,在这样想之后,便会有些释然,我开始尝试专注于陪伴孩子本身,将那些待学习的事情,以及思考中的工作事项,都暂时的忘却掉,这样执行起来,反倒觉得时间过得非常之快,也重新找到多年前我求学时,回到村里成为孩子王的时光。 于是在这反思里,我突然觉得,生活不必在别处,生活大多时间都只在此处;另外如果说不惑之年对我来说有什么不惑的话,就是我不如今不再过多关注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意见,这反倒让我想起少年时似乎都要装酷说的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是如今我觉得,或许更合适的是,“走自己的路,别人其实也在走自己的路,大家都很忙,彼此并不会过多说什么”。 由于并不纠结于孩子入睡之后能学多少,反倒因为少了对孩子的催促,反倒能让他们能够不那么拖拉,从而能够早一点入睡;然而总结下来,似乎也并未少学到什么,对于流行的AI,甚至我还能够利用这段时间,逐渐掌握了部署本地大模型,晓得了LLM的基本原理,以及所谓temperature、top_k、top_p这些参数的大体意义,实在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是为记。 另附,话说如今还在坚持写博客的人,至少从LLM的角度来说,很可能还会成为语料的输入方,这应该算是我要在AI时代坚持写下去的一个动力吧:)

March 24, 2025 · 1 min · fortitude.zhang

2024春节游记

为期两周的春节假期结束了,昨天下午到达办公室理了一下手上的工作,之后便进入较长时间的节后综合征状态,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原定的对2024年春节的旅行作一下记录的事情也只好作罢。 今天上午开始投入忙碌的工作中,效率上提高了不少,趁下午下班前已经将大多数预期工作完成,开始梳理一下2024年的这次春节旅行。 今年春节如同去年,因为父母去了中山四叔家避寒,作为独生子,我自然无乡可回,而去年春节去了泉州与厦门,今年仍然想找一个不太寒冷的滨海城市,于是自然想到了北海,于是在春节假期前,草拟了一下计划,并决定在春节正式假期前提前一周出发以避免高速堵塞。 只不过事与愿违,出发途中,在出浙江的衢州段便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拥塞,只不过仍是出程,倒不至于影响心情;在杭州西侧行驶时,经过了富阳和桐庐,自然让我想起了与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写的《与朱元思书》,其中便有“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虽然是在高速途中,依然能够看到两侧的青山,偶尔穿过富春江,这是我自中学时代就熟记于心文章,且其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甚至可以说是我不太具备所谓斗争能力的来源;今年必定需要专程去浏览一次。 因去北海途中经过南昌,且堂弟在南昌毕业后留在南昌工作,我因腰痛无法长时间驾车,因而在南昌停留一晚,以便次日可以与堂弟一会,次日先去参观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腾王阁,腾王阁虽为重建,然而登至高层,仍然可以看到赣江风貌,思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风景,只可惜南昌城内多在施工,道路坑洼,且行人秩序混乱;堂弟工作近一年,为我们一家提前安排好了午饭,可以品尝一下当地的餐饮,从我离京前让父母带堂弟至北京小聚,至如今相逢于豫章故郡,已经十二年,堂弟也从腼腆内向的小孩子,成为稍懂世事的年轻人,光阴如梭。 离南昌后继续赶路,期间至湖南郴州市下属嘉禾县夜宿一晚,县城本身无什么特色,从到处可见的足浴可见县城生活的单调与贫乏;次日起程后便至桂林阳朔,八年前与妻子来阳朔度假并期望育儿,如今带两个孩子同来,亦算是了却一个心事,原计划只住一晚,但阳朔风景依然奇丽如故,故多延一日;当晚先至西街游玩,并借着老店椿记烧鹅找到八年前的入住的西街酒店,只可懂已经重新装修且价格不菲;次日上午先至遇龙河漂流,阳朔亦多产桂花且有桂花制品,听船家讲去苏州收桂花的闲谈,遥远的苏州与阳朔,便这样连结在一起,可谓有趣,河畔有古桥,桥上看近处山景,实在是解意的很;下午再至大榕树景区,租一量挂斗电瓶车,带孩子沿着山路颠簸中行进直至晚上,在河边餐厅吃了阳朔啤酒鱼,鱼肉新鲜肥美,一向挑食的儿子,对腊肉情有独钟让我有些意外;饭后在滿是民宿的村落中穿行,经过漓江畔已关门大吉被我形象的称之“东街遗址”,竟然又回到酒店,放下妻儿后,我一人独自还车取车,结束了短暂但丰富的阳朔二日游。 次日启程继续向海而行,于当晚到达北海城区酒店,次日尝试去红树林寻找沙滩,由于大风的缘故决定不再进入红树林景区,此后沿海边往东行进,一路上注意到似乎有大量的烂尾楼盘,只有一个豫A牌照的老乡似乎与我一样,正在寻找下海地点,只可惜开过了西村港大桥亦无法找到入海点,当日算是败兴而归。 因为近海,大多数时间都经常与孩子在海边度过,对于孩子们而言,挖沙以及冲浪似乎就可以成就他们在海边的全部乐趣,这与我们中年人思虑过多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所谓的童真,但是如此吧。 在北海一并逛了北海老街,古老的建筑能看到一些西方特色,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只可惜孩子们对此大抵是没有兴趣的。 某日想去钦州三娘湾看海豚,行至中途觉得似乎时间不够,且春节期间并非看海豚的最佳时节,因而改去一个所谓的网红景点海丝首港,已经很难想象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曾经经过这里,但在高处远望,的确有一种开廓的气势,然而对于我这样的中原人士,似乎没有远渡重洋的基因,因而也只能突增感叹;首港里的舞蹈、舞狮,以及模拟旧时西方各国商船的实景表演,对于着迷历史的儿子有一些吸引,但自然比不过晚上九点半时的大型烟花表演,创意的引流烟花,每到一个点位就开始该点的烟花,比我们一家在元旦时在太湖边看到的烟花比赛还是要壮观的多;这样的一次游玩,使我对网红这个词似乎不至于那么排斥了,毕竟这年头走心一点的表演以及烟花,已经难以得见了。 今年年夜饭同样需要开车寻找饭店,好在终于在金滩附近找到了一条街,点了一些海鲜,甚至有一条不错的鱼,也应了年年有余这样的美好愿望,相比去年在晋江只能以肯德基作为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算是一个较为正经的年夜饭了,饭后在海边看当地的人随意的放些烟花,年味的确有些淡了。 过完年抽了一天时间,带孩子去了防城港东兴市的国门景区,亲眼看了大清国与越南的界碑,几百年的历史转瞬即过,吃一顿越南风格的正餐,饮一杯滴漏咖啡,在一条小街带孩子品尝似乎是一家人开的一间小店,品尝好吃的蛋糕甜点,成为辛苦游玩之余的片刻缩之乐,晚上趁游人离去,重新开车停入中越友谊公园,未登文昌塔,只在状元亭给孩子们拍上若干照片,也算是开年的一个美好愿望。 之后便离开北海,先至衡阳休息,原计划至九江爬庐山,但从社媒上来看,人多且秩序混乱,故临时改为先至长沙,之后直接回家;到长沙时间尚早,且在闹市区的定王台附近,因而晚上便去酒店附近的黄兴步行街吃饭,长沙的饮食与武汉有一些相似,给孩子点了一晚面,给妻子点了臭豆腐,我则吃了一碗蛋酒,一天的驾车疲累一消而去;次日从游人较少的岳麓山西门爬山,六岁多的儿子与二岁多的女儿都非常给力,我们一路至山巅,只可惜天气不佳,无从看到湘江以及橘子洲的美景,简单休整后即下山,因人众多,只能遥望下爱晚亭,亦无意进岳麓书院观赏,在山脚下的湖南大学稍做游玩,之后便打车至西门重新取车回酒店;此后在酒店附近喝到了无处不大的茶颜悦色,并在酒店附近吃了丑师傅白辣椒炒肉,湘菜下饭,真实不虚。饭后再至黄兴步行街,并至湘江畔,观看湖南特产烟花与湖南人勇猛的烟花比赛,如果从上空看,可能还以为是要进行跨江作战。之后便徒步至杜甫江阁周边,时间已经较晚,仅拍照纪念而已。 告别市井气息浓厚的长沙,我们便启程回家,然而高速上返城车流实在过多,因而我们估计的时间,计划当晚于黄山市下面的祁门县休息一晚,此程有意思的是经过九江过了长江,却进入了湖北,原来湖北黄冈与九江只是一桥一隔,从未想到此行还能经过湖北,亦算是一桩奇事;次日饭后重新启程,由时离家已经不足三百公里,但白天高速车流仍较多,故临时改变计划,暂定自驾体验下所谓的皖南川藏线,然至途中,看到路牌后重做调整,以便给孩子们背了一路的赠汪伦加深印象,最终我们在下午四时左右到达了位于群山环绕的青弋江畔的桃花潭,西岸因未开发,且是枯水期,破败的汪伦墓仍不能遮去这里可以想象的十里桃花盛开的美景,只是的确无从想象,在没有汽车的千年前,李白如何到达了这片土地。 离开桃花潭已是晚上,一路上因为沪渝高速湖州段扩宽工程,导致仍十分拥堵,最终我们在凌晨抵达家中,孩子们已经沉沉睡去。 此次旅行我共计驾车约四千公里,意外的是,腰痛虽偶发,但大抵仍能支持我作这样的长途旅行,只不过在写这篇文章时,似乎两周的假期就如梦,杳然只剩下这些记忆。 写至此处,回想去寻找皖南桃花潭的经历,似乎让我觉得陶渊明的桃花源的确可能存在,在东晋至南北朝的这段时间,亦是战事不断,而像皖南桃花潭这样位于山深之处(我们的确还经过了一条名叫山深线的公路)的清幽之处,的确是有可能存有与世隔绝且无争的之处的罢;适逢国内经济下行,全球化似乎也式微,对于很多人愿意躺平,我也很能理解,毕竟很多人或许,都在寻找自己的桃花源吧。

February 10, 2025 · 1 min · fortitude.zhang

迟来的马来西来游记

因为我的公司与深圳公司的合作暂告一个段落,我得以全力的将精力放在自己一直用业余时间维护的一个产品上,以期望能够将这个事情切换为公司的主业,从而支持后续的发展。 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人,要想将一个产品做到满足自己满意的程度,势必要不断给自己增加一些技术上的优化;谈到我的这个产品,就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组件来自于开源社区,但该组件近一年来的维护与发展较为缓慢,因而我从六月份开始谋划重构,走到八月初方才完成设计与开发工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适逢女儿即将两岁生日,而马来西亚又对中国公民免签,于是我便动了带孩子们去马来游玩一次的念头,最终得以在八月中旬在马来度过了总计十天精神放松身体疲惫(毕竞需要时刻响应敏感的儿子以及不到两岁的女儿)的假期;而今天已经是九月七日,距离我们返回国内已经有半月的时间,此间我完成了前述核心组件的验证与上线工作,因而终于拖延到无法说服自己,来写这一篇迟到的马来西来游记。 由于苏州没有机场,我们带着两个孩子,因此这次去上海机场与从机场回家,我们均采用神州租车的方式,在家附近取车,在上海机场P4停车楼还车取车,事实证明,这个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也节省了很多无谓的等待;唯一美中不足的时,在出发的路上,我因为儿子如同坐我的车一样,一路上大喝大叫,我没有控制住情况,对他进行喝止。 因为想要带孩子们看海玩沙的缘故,本次我们的行程的第一站定在的北婆罗洲的沙巴首府亚庇(我在想到来马来西来旅行之前,其实并不知道原来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两部分竟然还需要坐飞机跨过南中国海才能到达),亚庇确实是一个玩海的好地方,只是我们功课所做不多,有天竟然是下午一点多才到哲斯顿港码头,此时只能简单地到Manutik岛与孩子玩了一下浮潜项目,但却体验了一把家庭包船(Ferry)的感觉,当然这个可能有被坑的成份;于是再一次去的时候,我们便早早的起床,买了普通的船票去了Manukan岛,并购买了拖曳伞项目,这一次一切都非常的顺利,海依然是那么的蓝,带儿子坐着拖曳伞浮于海天之上,有一种浮生若梦的感觉。 当然来亚庇必然需要去的景点,我们也都不会错过,在丹绒亚路海滩看到了传说中的最美落日,当然对于女儿来说,什么都比不上挖沙,儿子倒是非常配合的一起拍照,并在下了grab之后找不到厕所(btw,马来的公共厕所不像国内这样多,且很多都需要收费)拉了裤子,妻子说真想给我们拍下儿子在异国他乡的海滩边由我给他擦屁股的样子,这算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而关于沙滩,我们在去沙巴大学途中,参观了粉红清真寺,并在归途又在直落里卡式沙滩玩耍了一会儿,然而这个沙滩有太多的垃圾,我们还看到死去的水母与垃圾混合在一起,有些让人痛心;当然还有红树林寻找长鼻猴之旅行,原来我们并不是那个幸运的人,因而并未看到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千只的长鼻猴,只是体验了一把萤火虫的梦幻,当我抓到萤火虫放在孩子掌心的时候,看到孩子认真许愿的感觉很好。 亚庇是一个多民族混居中的城市,马来人、菲律宾人、华人可能还是印度人,因此在食物方面,还是非常的丰富,这里不得不提我们住的附近就是亚庇城这个超市,而旁边就是两个夜市以及一条榴莲街,作为一个痛风患者,我还是没有忍住尝试了两次海鲜,口味十分特别;而也是在亚庇,才知道人家开榴莲一定要喔一下,我也有机会去吃到了传说中的顶级黑刺榴莲,口感真的很特别;当然不远的地方还有所谓的加雅街夜市,只是我们到达加雅街时,已经在丹绒亚路海滩海边吃过了棷浆饭,因而只是喝两袋手提咖啡(就是用塑料袋子和一根吸管组成的简易咖啡,不到十元人民币)解渴而已。 在亚庇期间,我们还逛了一下他们当地较大的商场,里边很多商店的招牌是中文的,可能与华人较多有关系,在商场里的物价也并不是很离谱,很想念他们十马币一大碗的冰沙,实在是解暑的佳品。 另外一个细节则是,去往红树林所在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得以见到很多民居,甚至有看到华人经营的民宿,这些民居看起来与十年前去美国看到的有些像,有个大的院子,似乎是铁皮制的屋顶,这或许也沙巴曾经与是英国殖民地有关?当地的导游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有地住宅,有些一百万折合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就可以拿下,想比我们在国内的城市以及农村的住房情况,可谓天壤之比。 结束了亚庇的旅行后,我们便乘马航到达了吉隆坡,在吉隆坡我们入住在武吉免登的核心地带,楼下就是柏威年广场以及飞轮海88商场,因为在吉隆坡的时间只有三天行程,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去了独立广场、巴生河附近、双子塔、吉隆坡塔以及它附近的那个雨林公园(这个真的值得一提,因为很难想象在城市中心有这么一个热带雨林)以及茨厂街(这个街其实没有什么逛的,可能我们并没有对华人在马来早起的经历有多一些了解),另外在KLCC也就双子塔附近的吉隆坡中心,竟然有一个较大的公园,提供了免费的玩水设施,儿子欢迎的加入进去,各种肤色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成为这个城市包容性的一个典型示例。 吉隆坡的外国人也非常之多,在武吉免登地区与沙巴一样,同样有一些沿街启讨的人,但我想正是包容性可能也并没有人驱赶他们,甚至我对有些人还有些致敬,因为我觉得他们坐在那里,并没有看手机,在那样的高温天气下,去讨点钱,似乎也并不是容易之事。 本次马来之行还有一个收获是,我觉得我人英语沟通能力还可以,但有些吃力的则是在物价的单位以及食物的表述上,因为马来仍在用分这个单位,这点是在国内闭门学英语可能无法学会的。 我的短期记忆并不是很好,因而半月之后,就有些记忆不清晰的地方,因而这里做此游记,以备以后可以回忆往事。

September 7, 2024 · 1 min · fortitude.zhang

女儿满月

今天是长假里的十月五日,女儿满月已经三天,与儿子出生的坎坷不同,女儿则是顺顺利利的来到我们家中,至今仿佛如梦一般,故而这篇记录的文章,也拖沓至今日方动笔。 距离我结束在外地工作的状态已一年有余,因为回苏州工作,我得以陪伴妻子从怀孕到女儿出生直至满月的这段时间,从女儿身上,我再一次看到了生命的神奇之处。 生育女儿一开始未在我们的计划之内,与儿子一样,从最初为了给养育三个孩子少年时代(我、堂弟、表弟)的母亲一个交代,到发觉生育孩子的倒果为因,再到觉得儿子一个人的孤单期望给他有个伴,也避免像我这样独生子在人生迷茫困顿时,或许会有可诉之人。 女儿的名字最终定为可语,跟儿子中间的克字,算是重了些音,结合上段,似乎若有关联,期望女儿未来可以善于言语,也期望儿子或者我们,能够可语于女儿。 女儿出生于国内政经走向的关键时刻,以及我已经步入中年,即将迈向四十岁的状态,这个时候可能自然会有很多担忧,我时常会回忆到大学时代在宿舍楼上讨论中国民主化的未来引起的激烈辩论,其实那冥冥之中就已经昭示了今日,因为人文启蒙和民主相辅相成,我们似乎未到时候,而如今前进都岌岌可危。我也有不合时宜移民的念头,期望给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将来,或者也并不是更好的将来,只是期望他们能够有一个更自由的将来,不必退回从娃娃时起就给领袖唱赞歌的将来。,然而移民在处于中年的我来说,绝非易事,相比可塑性极强的孩子,父母则是我最大的担忧。因而十几天后,一切就将揭开谜底,党做了他们的选择,普通的人民也将做自己的选择,如果他们还能选择还有选择的话。 我一直有一种莫名的压力,假期里借助于ytb关于压力的分析应对视频,我大抵明白了,或许我总是觉得自己背负着很多远大目标的关系,因为觉得时间紧迫不可浪费,但这同样也导致了我常处于紧张的状态,无法彻底的放松,包括我一直在努力探寻所谓人生的意义,又觉得自己没有目标感,模糊的远大目标与寻不得的人生意义纠结在一起。而假期里,我似乎明白了,人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我甚至怀疑所有伟大的人所做伟大的事,是现有了伟大的梦想然后才成就伟大的事,还是更多是机缘巧合而已,我更相信是后者。回到化解压力,我觉得自己到了跟自己和解的时刻了,期望每天都能够进入心流状态,认真陪家人生活过,这就是我所存在的意义,或者说能够创造的意义。 我需要感谢儿子,曾经医生告诉我,自然怀孕的概率比较低需要考虑试管,尽管需要频繁往返医院关注排卵,儿子仍然顺利来到,如今看着他样貌与性格都越来越像我,使我觉得后继有人。 我需要感谢女儿,做儿子的父亲与做女儿的父亲会有很多不同,女儿将使我成为一个更好更完善的父亲,继续成长。

October 5, 2022 · 1 min · fortitude.zhang

回苏半年小记

因为科学上网工具调整的原因,一直未将这个博客的https访问处理完善,最近抽了些时间,最终采用了源站使用80端口,前端采用cloudflare来提供https访问的方式,虽然cloudflare在国内速度不快,然而这个博客对我而言,更多是一个与自己对话的一个窗口,我并不在意它的国内快慢与否。 距离去年9月中旬从大厂离开已过半年,旧历年前,我因为腰椎突出的问题,一直处于静养及定时理疗的状态,并且从一种紧绷的工作状态中停下来后,除了腰椎之外,双腿脚上亦出现了较多不舒服的症状,这一度导致我十分抑郁,所幸经过了理疗以及自我恢复,现在的身体,多少进入了能够支撑自己工作的状态。 旧历年后在先后苏州、上海疫情的阴霾下,我的公司从招聘了两人到自己辞退了其中一位,如今勉强算是研发有所进展,我也重新找到了写代码的感觉,通过自己所写近一万多行代码,看着产品功能一点一点的堆积起来还是有难得的满足感与成熟感;然而与合作方的研发,又因为深圳疫情的影响,产品集成进度也尚未达到预期,但多少对于我现身的身体状态有所帮助,我可能是比较没有野心的老板了。 晚上统计了一下回家后的每天的时间分布,因为有了孩子的缘故,妻子又怀上了二胎,每天投入工作的时间,只有9个小时左右,因此效率对于已经进入中年的我而言,是更为重要的事情,我亦常和朋友聊起,我已经不像年青时的期望得到的那么多了(尽管我其实一直都没有太多期望),因此我反倒比较喜欢当前这种状态,而且我也需要克服从多年来一直高强度工作转向普通强度工作所带来的负疚感,毕竟,欧美国家一周工作40多小时,其实也是一种常态,完全谈不上负疚,况且我一直期望给予家人多些陪伴。 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回归正常生活,能让我带孩子回故乡看看父母罢。

April 26, 2022 · 1 min · fortitude.zhang

Life begins at 40

最近在油管上看了一部英国皇家学会题为“Life begins at 40”的视频,一眼即可以看出,是为西方与我相仿的即将或者已经迈入中年的人的。 视频以一个小说以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来做为整个演讲的骨架,来谈中年危机的现象与问题,因为很多像小说里的中年人特别是中年男人,有一种认为进入中年之后,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以至与死亡越来越近。 而视频通过较多的例证、近现代西方的历史,得出了一个结论,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是自30岁就开始的身体机能的退化与社会所形成的固定的时间模式(即一个人在每个阶段应当干什么,比如就是工作、结婚、生子、退休这种既定的模式,以及在相应的时间点的平均标准来评价自己,从而产生的焦虑),而演讲者也并未给出解法,但其实个人理解,他的建议就是如果能换一个视角来看,理解其实我们被社会观念所影响,个人其实还是有自由的,因此就能重新规划自己在中年之后的生活,甚至可以过一年全新的方式,从而度过至少40到60这超级长的时间。 从我个人而言,如今也已经接近40,而我回想之前在来苏州公司的时候,有个同事问我为何还不要孩子,我当时的语言大抵即“我自己还没有活明白/浪够,就暂时不要孩子了”,如今回想这句话,这里面暗含了两种事情,一种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同样也有类似的时间模式,我同事也受这个模式潜在的影响,更不要说如今返乡的青年所受上一辈的指指点点了;而另一种则是我潜在的判逆心理,或者说至少不愿被这种范式所约束的心思,而如今站在而立之年,回望过往、无论是读书、就业、结婚,这里面我多少都有一些拒绝范式的因子在,这或许也是我之所以会看到这个视频的原因。 从去年9月份从大厂离职,当时我的深层原因即有两种,一我需要更多一些时间陪伴儿子,二是我并不认同大厂的高强度工作状态,我也很难说服自己为了较高(或我历史最高)的收入去将就自己,更不要因为加班带来的身体伤害了。 当然我接受了朋友的合作需求,在苏州成立了公司共同创业,回望博客先前甚至十年前的旧文章,谈到很多关于创业的梦想,无论成熟与不成熟,即便站在今天,我似乎也并不比当时ready更多,然而多年前的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即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Life begins at 40,今年我37岁,快到真正开始新人生的年景,近来得到一个喜讯,妻子又怀上了一个孩子,因为我们近来常觉得孩子孤独,于是他也决定来我们家来陪伴我们;我也重新在上次创业失败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选择了一个相对来说符合我性格特质的方向,为之而努力,从而将梦想变成现实。 btw,接近40岁还有一个好处,因为有了孩子,占据精力的地方更多了,父母亲友的事情也不少,因此要求我必须尽可能的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避免像青年时代那种,无太多的牵挂,什么都可以折腾。

January 18, 2022 · 1 min · fortitude.zhang

再回苏州

距离19年6月6日入职杭州福报厂工作已经2年24天,我已经达成自己104周的小目标,儿子也即将入学幼儿园,是时候说再见了。 这2年很幸运地赶上了新产品开发以及旧产品升级到我们新产品的机会,也在前主管离职后带团队完成绝大部分的升级工作,我得以亲见国内一流云网络产品研发团队的精兵强将以及技术实力,尽管与国外一线厂商仍有较大的差异,但能够亲自体验,也没有遗憾了。 云计算也逐渐进入蓝海市场,增长放缓,对于福报云来说,市场份额依然国内领先,但国内腾讯与华为也依然也在增长,因此增长压力必然反压到研发,一要在技术上创造概念,二要在服务体系上建设更好的TO B服务姿势,在这两个维度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汗水与求快所带来的频繁迭代与技术升级,这个过程,对于距离客户比较近的研发人员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时间投入与加班,自20年11月启动旧产品升级到新产品过程来,我成功实现了自己75KG的目标,只不过倒不是因为锻炼,而是持续的熬夜所致。 这次再见,一方面是陪孩子与家人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我不再愿意这在这个高速的行业里迷失自己,我亲自看见自己的下属因为工作异常繁杂,尽管是双休(却也需要经常被钉钉骚扰),依然要维持十十五的这个状态,这尚且不提每周熬夜升级所占的时间,因此可以预见到,既使搬家到南京,我依然无法有太多的时间给孩子以陪伴,而他的童年时光,亦如同我三十岁后的时光,飞快的流逝,使我不太明白过多的收入带给我的是什么,何况我生活消费本不过高。 如果顺利提起离职流程,我将在国庆节前告别在南京的短暂一年的工作,再回苏州,此后我将再次休息一段时间,也将打算回老家看看家人,也带懂事后的孩子,看一看我成长的故乡。 再见,大公司。

June 30, 2021 · 1 min · fortitude.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