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与虚怀若谷

昨晚入睡时,进入了回忆模式,也是因着九零后校友提起考大学的一些旧事,因而想起自己高三时搬去另外的高中后,到高考选择志愿,到独立上大学,到不去深圳改去北京,再到结婚,再到购房等等,各种选择中,似乎我均是独立做了选择,实现了充分的独立自主,

在这些选择里,有些在当时其实有另外一种选择,且如今来看,另外一种选择可能的结果会更好,然而,在当时,我有一些情况下,为了独立自主这样的一个念头,或者是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意见,使得走了一条或许在没有人建议时理性选择下我并不会走的路,简单来说,就是意气用事了。

近来这两年,因为有了孩子的缘故,我倒是能够控制自己,将每年的生气频率控制在个位数或接近于零(今年的好成绩),但似乎我在某些情况下,包括工作中,仍有意气用事听不进去别人建议的情况,我想,如果在家庭或生活中,倘若我再如此,应该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傍样。

结合我自独立自主的上大学近十多年的经验,对于孩子,我期望未来的他,能够在虚怀若谷的态度下,能够做到理性思考后的独立自主;对于自己,我应该更多的倾听,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性。

记于杭州工作的第五十三周之周五,将娃哄睡后的思考时间。

回首2018兼展望2019

因为孩子的出生,二零一八年对我而言,是记事之后排前列的快乐之年,但快乐之快,使得它仿佛如同一转身;转眼间,儿子已经九个多月,今年三月份,他将度过自己的一岁生日,很多年前在这些随笔里,似乎提到过如果没有父母的压力,我并不想要孩子,然而看着集成了我与妻子所有长处的孩子,使我意识到在生育孩子这方面,因果论可能并不起作用,对我而言,孩子一出生,不要孩子的所有原因,都是那么地不够份量。

孩子之外,一七年、一八年,对我影响很大的,便是与朋友们创业的这件事情,事实说明,创业需要的素质太多,我们三个相识十多年的老码农,先是因为内部矛盾而导致三归二,因为钱的关系,朋友亦做不得;所幸我重新找到另外的朋友帮我们接上了火,完成了创业初期的项目,使得公司能有了度过这两年的初始资金,然而这资金量,从想做的事情的需要来看,似乎是九牛一毛而已,而多年的老码农,在融资、商务谈判上,自然亦是薄弱的很,错过了一些机会,未能将公司顺利地将盘子做起。

人在成家之后,在如今的社会压力之下,往往很难再冒险去积累自己经验,亦无法像刚毕业那样,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而孩子的出生,亦让我反思如果孩子早出生两年,我是否还能够再有创业的冲动,毕竟,在离一线城市很远的苏州,仍可做老婆孩子热坑头这样的平凡之路的选择。

故而,如今这创业,对我而言,最大的吸引可能就是自己能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迟迟未能有所发展,亦多少磨去了我的兴趣,故而如若新结识的潜在非技术合伙人,难以让我说服自己,亦或另外的朋友有自己的打算,我亦打算安之若命了。

一二年春节前我从北京华为离职后,休息直至春天,之后来了苏州,一工作便是四年过去,除去一六全年在杭州网易度过人生中最为舒适的的工作,便是这两年的创业,如今又是春节渐近,一六年加入网易时相对匆忙,自己未能好好反思,如今这创业如果结束的话,我计划再休息直至春天,人生得意需尽欢,不得意时,如果不尽欢,又何以遣悲怀呢?

故而,一九年对我而言很清晰,如若创业在各因素下得以继续,我将再尝试拼搏一下,既然当下亦有虽败无悔的感觉,又何妨再尝试一年呢?如若创业就此收尾,我将在春天到来之际,带孩子与父母做些旅行,成行前的时光,我会想想自己后续的路打算怎么走。

一月二日更新:

这些天在阅读《Essentialism》这本书时,让我想起九九年也即我初三上上学的时候,那时候还网络还未能兴起,在老家老房子的侧屋里,我坚持着每天十点入睡、四点起床,这种自律的生活,或许对于我的身体可能有些不利的影响,但它的确使我能够将成绩显著的提高,如愿考上高中以至大学,故而这种自律的生活,实际上改变了我的一生。

回望这二十年来,显然,那种自律显然已经远离了我,工作,家庭,孩子这些事情,不断的分散着我的精力,我被动地被生活所牵引;而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必须对此有所改变了。

展望一九年,我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要重新找回自己的自律能力。

在家庭上,因为孩子的原因,除了无法避免的紧急工作,自己十点后,就能够将时间投入于家庭,如若孩子休息,我可以用时间来处理家庭琐事,陪家人看心仪已久的电影,读未读的书;这意味着,十点后我需要不再看微信,除非有紧急电话或提前安排。

在工作上,我需要如前述所言,好好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打算,将每天的九点至十点,除午饭与晚饭外,主要用于工作,并预留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健身房运动,创业的这两年,体重增加了十公斤,让我无地自容。

人生目标的重建

一四年的第一晚,我意识到自己将三十岁又近了一年,而回想过去的三十年,前二十年还是走了规矩学生的一条道路,而近十年则包含了大学四与工作的六年半,仔细推敲起来,我还是因了高中不知从何处看来的一句“平生无大志”,一直将功名利禄看的淡如白水,然而这淡如白水,却也造成了我自己很少给自己定下目标,日子随性而过,而近来看到星爷的“做人如果没有梦想,与咸鱼又什么分别”这句玩笑话,再加上习总中国梦的日夜鼓噪,而我自己也觉得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应该为自己定下着实可行的目标来,来约束自己不那么散漫,也借这个新年的机会,完成人生目标的重建吧。

而这里所谓的人生目标,我倒不想再去谈什么扬名立万之类,还是回归到工作与生活上来:

在工作方面,仔细总结学习和工作的这么多年,我总算识别出了自己的最大优势就是对新东西的好奇和钻研精神,而多年的积累,使得我对新东西的理解和掌握比较迅速,工作上也能够得以体现出来;而我曾经一度自恋自己长于写文章,但从近来做汇报或者写博客来看,这方面我却显然需要加强练习;因此在工作方面,除了公司的事务外,我想我需要学会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用文章的形式记录下来,争取达到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文章写出来,也即写一定数量的技术文章,将是我此后即将坚持长期目标了。

当然,作为码农,我还想借此向自己提出警醒,一定要分清道与术的区别,从我自己的精力和年龄来说,对于道的研究(指编程语言的内在细节)应该要放到次要的位置上,而应该把术的研究(指利用编程语言实现业务)放到前面,这应该是我们后续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地方,而前述的文章写作,也应该也贴合这点,要侧重应用与方案了。

在生活方面,近来碰巧看了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以台湾人为基础的故事,加上郎雄精湛的表演,很形象地描绘出了传统中国父子虽则缺乏交流,但无声的爱却从未不在的这种现象,而我在生活上的重心就是上则孝顺父母,将父母照顾好,中则爱护妻子,下则认真对待即将准备迎接的孩子,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团结和睦,稳步向前则是我应该在生活方面上的长期目标了。

而自一二年起,我开始整理每年的工作计划,并在年末过行审视,以后需要做的,就应该只是继续坚持这种习惯,并以上述的目标做为主线,继续前行。

注:

写这篇文章时,我很是疲倦,自知胡言乱语不成体统,待重读后修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