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野与使命感

近来因为常与同事周末往返苏州与杭州,这种状态是我当下能做的比较合理的选择,但这个选择背后,确有让我反思的地方。

我特意查看了日志,二零一一年底,我决意转型互联网,然后实则在一二年初从华为离职后,休息至四月,我依然继续在通信行业,现在回想起来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我不能接受工资降低很多去重新去做普通的互联网后端,另一方面则是我的确不喜欢上海,从很多的博客文章来看,我的确有小农意识,似乎天性中就较为排斥高大上的东西,故而甚至到今年,我面临去杭州或者上海工作,我还是较为自然的选择了杭州。

加入新公司后约半年后,也即二零一三年,很快我就开始lead公司的SDN项目,并配合如今与我往返苏州的同事,那时他负责市场,我负责研发;彼时OpenStack开始抬头,私有云公有云一直方兴未艾,我们与九州云、华云都做了不少有意思的尝试,那时阿里云其实并未有多大的影响力,故而我也很少关注到。如今想起来,觉得自己确实没有很好的视野,也未能认真思考当时的处境,身在云计算的洪流中,却甘愿在芯片公司做系统的事情,更不消说在大学时代我已经了解了xen虚拟化,对vps也一直有较多的了解,当时很多小型vps提供商还是基于openvz的技术。

因而,就如同零七年毕业时错过阿里一样,一三年我也错过了进入阿里云的机会,如今时隔六年后,我来到阿里云,尽管阿里云亦有不足,但显然错过了草创期那种给人无论是技术还是如今从阿里云成功的角度来看经济这两方面提升的机会。

除了视野,我想我其实也缺乏一种使命感,就如同我这个博客的名称一样,我是一个并不完全清楚人生意义的人,日子过的多少有些随性,但又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让我能够完全随性而生活。

回望过往,我曾经想过的、放弃过的、种种往事,正是因为缺乏使命感,儿子的出现某种程度上给我带来了一种使命,那就是我要尽自己的能力,给他稍微好一点的经济基础和生活丰富度,期望他能够走出我的局限性,就如同我尝试走出父亲的局限性那样。

小胜在智,大胜在德,慎思敏行,我需要继续加油!

工作与育儿的思考

因为来杭州工作的缘故,我与近一岁半的儿子相隔苏杭两地,特别是在互联网公司,我会顾虑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的关系。

在参加公司培训以及工作期间,注意到很多资深的同事在工作上都特别的投入,往往回家之后孩子已经睡着,这样看起来都很难在工作日与育儿(女)之间取得平衡。

马云因为创业与家庭的言论,获得了悔创阿里杰克马的称号,而我工作上的大老板,大多也是世界飞来飞去,其实也同样难以给孩子更多地陪伴。

故而,我想育儿与工作之间,可能本身就存在矛盾,而问题的本质,在于人到底如何定义自己的一生,作为父亲,除了给孩子教育,树立典范,同样也应当有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而人类之所以代代相传,我当然可以定义自己的一生就是为孩子拼搏,围绕着他来转,然而,这样的格局一方面太小,而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追求自己人生体验的需求。

诚然,知道如今,我都未能找到值得我一生投入的终极目标,这也算我很少能有使命感的原因,但我想,我自己还是有一些想坚守的特质与价值观。

我想,这些特质与价值观,反过来就制导我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待我为自己拆解:

独立之精神与独立生存本领:本质上我自打大学毕业后,父亲母亲因为与我存在因为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到来,存在很深的鸿沟,而因为我幸运的能够考取大学,从而一直独立的工作,安家,结婚,以及自己两年多的全职创业。回望这十多年的生活,我相信除去父母提供的有限支持外,我通过后天习得了独立生活的精神与本领,因而,我有必要相信我的孩子,能通过我的示范,以及他通过教育自行领悟,同样能获得与我一样的独立生存本领。故而我的工作,一方面延续我的独立生存,同样也是给他提供一种教育,而或许偏少的陪伴,不足以影响他的一生。但我会通过视频记录的方式,一方面给他能够看到我对他的期待以及我的思考,另一方面在未来他懂事之后,能够传递给他更多地思考素材,帮助他成长。

善良与正直:我一直不太相信人性本恶,而这个观念的获得,我相信一方面来自于我父母尽管未能在经济上达成大的成就,但依然在乡村能够维持生活,供养我上大学,我在家乡度过的时光,少有见识父母有过坏的心思。故而,我相信善良与正直,同样可能是来自于人性以及后天习得。故而工作亦不大会于培养孩子有这样的特质相冲突。

自信与乐观:坦白的说,我父亲性格较为内向而且不善交游,而我在家乡的时光里,父母一直都在身边,但我仍然未能足够形成自信与乐观的特质,特别是如上篇博客所述,大学时代后,我的自卑反而得到加强,从而最终早就了今日的我。这些历程同样说明,工作与育儿在这个特质上没有必然联系,自信与乐观,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天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后天习得。我只希望,孩子在未来遇到困惑时,我能够就我的经验,给予他一些指导和建议。

平等与自由认同:我母亲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我从未见到她轻视别人,我她或许未曾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朴素的平等观念。而我父亲,同样也有类似的观念,但他偶尔表达出对于那些不够有文化的人的轻视。然而,我在这种成长环境中,仍然形成了不轻视别人的特质,故而说明陪伴或者说工作与培养拥有这种特质的孩子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对于自由父母生活经过了毛时代,但却在我离开家求学后,给我了足够的自由空间我。故也同样说明对于自由的认可,来自于后天的独立习得。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有理由相信,我与孩子都能够独立成长,拥有自己的一生。而工作和育儿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冲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给孩子营造相应的环境,无论我是否在身边,相信他能够习得自己所珍视的正面的价值,如果有幸他很早找到自己为之追求的东西,我会尽力帮助他。

之所以没有在这里用儿子,是我相信,如果我能再拥有一个孩子,如果是女儿,上述的特质,同样是我对她的期望,我也同样相信,即便我不能提供足够的陪伴,她同样有习得的能力。

关于内心戏

最近因为公司培训的原因,需要我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于是我发现了多年来我的一个痼疾,即在考虑提问或者参与活动时,有太多的内心戏,担心诸如提出愚蠢问题等尴尬境况的发生 。

我已经很久未在多人的场合里发言,回忆起的似乎就是高中时候作为成绩优秀代表发言的模糊场景。大学时代因为突入大城市环境冲突与尿羞症的原因,使得我一反交际广泛的习惯,逐渐变得畏畏缩缩,从而错失了很多机会。

因为培训可以许下心愿由别人来完成,考虑到我期望孩子能在我提供的家庭基础上更加自信与坦然,而我正值壮年,也需要做好示范,故而我许下了请同学代为记录自己培训时发言的照片。

事实来看,决意了改变之后,我在课堂上,能够有几次克服内心戏,勇于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想,大多时候我需要更加改变思维,从获取新知的角度去考虑一件事情值不值的做,而不是在考虑负面结果,何况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其实自己很难控制,不妨直率坦荡些。

这次培训,我迈出了多年来的改变的第一步,前路漫漫,我当坚持不懈。

关于内心戏

最近因为公司培训的原因,需要我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于是我发现了多年来我的一个痼疾,即在考虑提问或者参与活动时,有太多的内心戏,担心诸如提出愚蠢问题等尴尬境况的发生 。

我已经很久未在众多人面前提问或者讲述自己的想法,多年的程序员生涯确实使我的社交技能减值不少,当然,如若自己未能深入的听进去别人的分享,自然会问出愚蠢的问题,然而既便如此,如果不是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的话,又会怎么样?

记得很久前看公众号亦或是网上的一篇文章,提到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的一个办法就是如果有过多的内心戏时,就直接心里说句“去他妈的”(这里的“他”并不指向任何人),多少就会好很多。

故而我也努力尝试了几次,算是勇敢的迈出了突破自我的一步,做为一个父亲,我期望自己能够在中年的时候,也能够不给自己设限,不可轻易认为不可能,多少希望孩子在未来懂事之后,能够理解我曾经这样思考并实践过。

此文直到两个月后才发出,我依然记得在班上我忐忑不安的状态,然而总算迈出了一步,这算是我重新加入大公司之后的一个收获。

与伪极客的告别

之前因为自己走上了计算机的道路,就觉得自己要有一点极客的样子,然而实际上很多东西我自己未能深入研究,也未能做出一件比如说独立App这样的东西,配配Emacs发发博客,回看过去,也只能算是青年时期自己精力无处安放时的一个寄托吧。

而今天人到中年,因为用着公司发的电脑,自已也想用手机随时能做一些思考,将感想写在自己的博客上,给未来的自己看,以将告慰自己因为工作而不能与常伴妻儿的苦痛;于是觉得何必要反抗Wordpress这样的产品呢,内容与形式相比,形式只能是绿叶,而红花必然是内容。

故而是时候与过去的伪极客告别了,也告别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将工作作好,提高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质量,如有闲暇,多做一些深度的思考。

自2013年开始维护自己的博客,过去的旧文,需要从Emacs Muse中转移过来吧,好在当时采用了Muse这种纯广本的格式,将内容与格式分离,也算是一种较便捷的事情,如今将复杂性交给Wordpress,就是信赖专业的态度。

BTW,今晚最终通过物业公司,找好在杭州的房子,相比个人房源的鱼龙混杂,以且公寓公司隐性贷款的方式,远不如花点中介费,交由专业的人办来得省心,同样亦是信赖专业的态度。

不必事事躬亲。

生活态度的思考与再赴杭州

因为创业失败的缘故,且考虑到照顾家人的生活,我拿下了杭州的工作的机会,工作的内容也是我依然感兴趣的云网络,在34岁的年龄且在中国这种老码农容易被人歧视的状态,加之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着实应该觉得幸运,在创业失败之后,还算有个大厂愿意收留我。

转眼间我的儿子已经快15个月了,故而相比16年的去杭州工作,我自己有了很多的不舍,既担心做为大龄码农在工作中可能潜在呈受的压力,也担心因为自己外地工作,无法给予孩子充足的陪伴而影响他的精神发展,还担心需要经常往返杭州苏州的开车风险,等等等等,这样一串担心下去,就是不断的链式反应,这也与我多年一来比较悲观的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想想这么多年,有很多选择作的并不好,比如未能帮助妻子走上职业道路导致需要承担较多的经济压力,离开高速发展的华为,离开北京选择喜欢的城市,等等选择从经济上来说,都不能算是最优的路;然而其实我对生活并未有过高的要求,我自己也通过努力,给妻子、儿子有了安宁的家庭,在经济情况阴霾遍布的状态下还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都不足以成为我悲观对待生活的理由,并且,我也期望能够给儿子树立要为自己选择所负责的信念,不轻易放弃自己,不被生活所击倒,并努力改变生活,让期变得更好。

故而,在即将去工作的夜晚,我在这里写点话语,来给自己打气,同时,也期望在儿子认知能力逐渐的高的将来,能够给儿子树立积极、乐观、勇于尝试,敢于改变的榜样;乐观与积极其实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明显它们能带来快乐,在痛苦与快乐中,显然选择后者更为明智,也更能给家庭带来快乐。

想完这些,觉得再赴杭州对我而言,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是我改变生活的较好的选择,悲观的思考就被按下去了,预祝将来自己在杭州的这几年,会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有更好的收获。

PS:

近来在读《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利的荣耀与悲情》这本书时,读到很有意思的一段话,写在这里,提醒自己,当下的选择是自己决意定居苏州与工作行业冲突的的抗争手段。

19世纪中期,法国心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Claude Bernard)首次推翻“生命适应于环境”的传统观念。伯纳德认为,适应周遭环境的是死亡,生命现象就是保持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悖。从1936年夏天到1942年夏天,犹太复国主义者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经历一系列的打击,他们中的一些人几乎丧命,这样的现实教导这场卓越的运动。它周遭的环境极其严酷。相关的历史环境都是致命的。在这样的条件下,适应就等同于死亡,而延续生命的唯一方式就是抗争。从那以后,决定犹太复国主义事业的不再是排干的沼泽或者孕育果实的柑橘园,而是一座孑然矗立的沙漠要塞,它在荒芜的土地上投射下令人敬畏的身影。

2019年的明媚新春

过完春节,终于和创业的朋友决定不再继续当前这个公司,创业两年多,公司未能有所起色,与我们的能力有限有很大的关系,长年在技术领域内工作,视野格局都有很多的限制,失败似乎也是一个必然。就我个人而言,并没有想通过创业这件事情致富的念头,更多的是想有一个自己所有掌控的事业,如今事业算是未立,所幸创业
过程中未太动用自己的资金,只不过牺牲了时间和本该上班多挣的钱而已。因此,创业失败对我而言,的确有些遗憾与失落,但倒不致于将我打倒,毕竟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自已身上有不小的担子,也不允许我倒下。我对自己说,生活还要继续前行,继续努力,此为两年创业之小结,在此记录一下,就此了结。

春节期间,父母来苏帮我照顾孩子并过年,只不过今年的春节江浙天气较为不适,一直阴雨不断,我们一家五口就都在春节期间各种生病,算是我这些年与家人所度过的一个比较乏味的春节了。

考虑到自己手头还算宽裕,暂不急于找工作,而父母年事已高,自己作为孩子,一直没能带他们外出度假,因此春节刚过,我带着一家五口,前往海南三亚度假,相比江浙的阴郁天气,三亚适宜的温度与灿烂的阳光,我中意的沙滩与大海,舒适的星级酒店与自助餐,整个一周的度假,弥补了春节生病的遗憾,成为我们一家五口难忘
的一段回忆,就如同多年前我与妻子在北戴河的休假经历一样,每每回想,都让我觉得明亮又开心。我默默提醒自己,以后尽量多带父母再去度假,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三亚归来后,考虑到孩子一直未在老家办满月酒席,父母也到达在苏州居住的适应极限,我自己也期望回故乡居住半月,一并过一下长年未经历的乡村庙会,因此我开车带一家五口回头豫中的家乡。

喜宴顺利办完,前夜为儿子放了烟花做为纪念,小家伙在城市里,自然难以见识这样的场景,他开心的看完全程,妻子在房顶录下了烟花全程,将来儿子懂事后,可以给他一看。

因着环保治理的关系,家乡的空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经济的发展,家里生活便利了许多,同时因为没有城市生活的纷乱,日子节奏慢了下来,我又时常十点入睡,七点左右起床,每天精神亦好了许多,见了多年未见的亲戚朋友,在某些时刻,我竟有些想长居此地的想法,只不过从现实起见,等我年纪大了之后应该可以把回
乡养老做为一种选择。

春季的故乡,麦子铺满田野,阳光常常明媚,有一次开车经过卖风筝的小摊,为儿子挑选了一个好看的风筝,相比儿时我与小伙伴们用报纸糊的永远飞不起来的风筝高了很多个档次,回去时在田野里放的高高的,只可惜儿子在睡觉,小侄子与小侄女陪我放完了风筝,而因为在家常需要聚会饮酒,直到走,都未能带儿子妻子再去放一下
风筝,多少有些遗憾;而另一次开车经过田间,看到大片的花林,与妻子下去玩了半个小时,彼时美景让人沉醉。

多年未过的庙会,除了科技与工业发展带来的新产品新玩具,仍然是十几二十几年前的模样,如今经济发展了,戏台上唱了两天戏,在朋友家出来的当口,我竟然停留看了半个小时我一直并不理解的豫剧,大抵说明我人近中年,体会人情冷暖,思乡多了些,也想像老人一样,找一个空间,换得在忙碌之外的片刻休闲。

是为纪念2019年的明媚新春,感谢父母、感谢亲友、感谢妻子与儿子的陪伴;如今我回到苏州,为了生活,需要继续打拼,预祝自己一切顺利。

回首2018兼展望2019

因为孩子的出生,二零一八年对我而言,是记事之后排前列的快乐之年,但快乐之快,使得它仿佛如同一转身;转眼间,儿子已经九个多月,今年三月份,他将度过自己的一岁生日,很多年前在这些随笔里,似乎提到过如果没有父母的压力,我并不想要孩子,然而看着集成了我与妻子所有长处的孩子,使我意识到在生育孩子这方面,因果论可能并不起作用,对我而言,孩子一出生,不要孩子的所有原因,都是那么地不够份量。

孩子之外,一七年、一八年,对我影响很大的,便是与朋友们创业的这件事情,事实说明,创业需要的素质太多,我们三个相识十多年的老码农,先是因为内部矛盾而导致三归二,因为钱的关系,朋友亦做不得;所幸我重新找到另外的朋友帮我们接上了火,完成了创业初期的项目,使得公司能有了度过这两年的初始资金,然而这资金量,从想做的事情的需要来看,似乎是九牛一毛而已,而多年的老码农,在融资、商务谈判上,自然亦是薄弱的很,错过了一些机会,未能将公司顺利地将盘子做起。

人在成家之后,在如今的社会压力之下,往往很难再冒险去积累自己经验,亦无法像刚毕业那样,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而孩子的出生,亦让我反思如果孩子早出生两年,我是否还能够再有创业的冲动,毕竟,在离一线城市很远的苏州,仍可做老婆孩子热坑头这样的平凡之路的选择。

故而,如今这创业,对我而言,最大的吸引可能就是自己能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迟迟未能有所发展,亦多少磨去了我的兴趣,故而如若新结识的潜在非技术合伙人,难以让我说服自己,亦或另外的朋友有自己的打算,我亦打算安之若命了。

一二年春节前我从北京华为离职后,休息直至春天,之后来了苏州,一工作便是四年过去,除去一六全年在杭州网易度过人生中最为舒适的的工作,便是这两年的创业,如今又是春节渐近,一六年加入网易时相对匆忙,自己未能好好反思,如今这创业如果结束的话,我计划再休息直至春天,人生得意需尽欢,不得意时,如果不尽欢,又何以遣悲怀呢?

故而,一九年对我而言很清晰,如若创业在各因素下得以继续,我将再尝试拼搏一下,既然当下亦有虽败无悔的感觉,又何妨再尝试一年呢?如若创业就此收尾,我将在春天到来之际,带孩子与父母做些旅行,成行前的时光,我会想想自己后续的路打算怎么走。

一月二日更新:

这些天在阅读《Essentialism》这本书时,让我想起九九年也即我初三上上学的时候,那时候还网络还未能兴起,在老家老房子的侧屋里,我坚持着每天十点入睡、四点起床,这种自律的生活,或许对于我的身体可能有些不利的影响,但它的确使我能够将成绩显著的提高,如愿考上高中以至大学,故而这种自律的生活,实际上改变了我的一生。

回望这二十年来,显然,那种自律显然已经远离了我,工作,家庭,孩子这些事情,不断的分散着我的精力,我被动地被生活所牵引;而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必须对此有所改变了。

展望一九年,我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要重新找回自己的自律能力。

在家庭上,因为孩子的原因,除了无法避免的紧急工作,自己十点后,就能够将时间投入于家庭,如若孩子休息,我可以用时间来处理家庭琐事,陪家人看心仪已久的电影,读未读的书;这意味着,十点后我需要不再看微信,除非有紧急电话或提前安排。

在工作上,我需要如前述所言,好好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打算,将每天的九点至十点,除午饭与晚饭外,主要用于工作,并预留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健身房运动,创业的这两年,体重增加了十公斤,让我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