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begins at 40

最近在油管上看了一部英国皇家学会题为“Life begins at 40”的视频,一眼即可以看出,是为西方与我相仿的即将或者已经迈入中年的人的。

视频以一个小说以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来做为整个演讲的骨架,来谈中年危机的现象与问题,因为很多像小说里的中年人特别是中年男人,有一种认为进入中年之后,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以至与死亡越来越近。

而视频通过较多的例证、近现代西方的历史,得出了一个结论,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是自30岁就开始的身体机能的退化与社会所形成的固定的时间模式(即一个人在每个阶段应当干什么,比如就是工作、结婚、生子、退休这种既定的模式,以及在相应的时间点的平均标准来评价自己,从而产生的焦虑),而演讲者也并未给出解法,但其实个人理解,他的建议就是如果能换一个视角来看,理解其实我们被社会观念所影响,个人其实还是有自由的,因此就能重新规划自己在中年之后的生活,甚至可以过一年全新的方式,从而度过至少40到60这超级长的时间。

从我个人而言,如今也已经接近40,而我回想之前在来苏州公司的时候,有个同事问我为何还不要孩子,我当时的语言大抵即“我自己还没有活明白/浪够,就暂时不要孩子了”,如今回想这句话,这里面暗含了两种事情,一种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同样也有类似的时间模式,我同事也受这个模式潜在的影响,更不要说如今返乡的青年所受上一辈的指指点点了;而另一种则是我潜在的判逆心理,或者说至少不愿被这种范式所约束的心思,而如今站在而立之年,回望过往、无论是读书、就业、结婚,这里面我多少都有一些拒绝范式的因子在,这或许也是我之所以会看到这个视频的原因。

从去年9月份从大厂离职,当时我的深层原因即有两种,一我需要更多一些时间陪伴儿子,二是我并不认同大厂的高强度工作状态,我也很难说服自己为了较高(或我历史最高)的收入去将就自己,更不要因为加班带来的身体伤害了。

当然我接受了朋友的合作需求,在苏州成立了公司共同创业,回望博客先前甚至十年前的旧文章,谈到很多关于创业的梦想,无论成熟与不成熟,即便站在今天,我似乎也并不比当时ready更多,然而多年前的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即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Life begins at 40,今年我37岁,快到真正开始新人生的年景,近来得到一个喜讯,妻子又怀上了一个孩子,因为我们近来常觉得孩子孤独,于是他也决定来我们家来陪伴我们;我也重新在上次创业失败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选择了一个相对来说符合我性格特质的方向,为之而努力,从而将梦想变成现实。

btw,接近40岁还有一个好处,因为有了孩子,占据精力的地方更多了,父母亲友的事情也不少,因此要求我必须尽可能的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避免像青年时代那种,无太多的牵挂,什么都可以折腾。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