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武汉肺炎的关系,只能在家办公,对于快节奏的国内it公司,这时候更加考虑人的能动性,而如之前博客文章里所述,我尚未完全戒除手机或者信息瘾,因此,便不可避免的容易产生拖延,往往容易高估事情的复杂程度。
而今天的一件事情,让我对于治疗这个拖延症,有了一点点心得,就是强迫自己开一个头,比如为待开发的功能创建一个branch、写下一两行代码,然后可以停下来,暂时避开干扰,去思考这件事情具体要做什么,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当你把这件事情拆解出来之后,再找一段时间,就比较容易把这个功能开发出来。
所以,关键就在于开头,即所谓中国俗语所谓的万事开头难,其次就是宏观的思考,其实这点并非关键,只不过它能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性而已。
从小的功能延展到大的项目,工作来的这些年,大大小小的项目都做了不少,有成功,有失败,有时候静下心来,回望过去,发觉在项目初期或者未开一点头的那段时间,往往是最为焦虑的,思考也过多;从今天的这点小事上来看,只消换个头绪,先写那么一点点,再去做思考,要有意义的多,一个接近于空想,一个接近于做中想,两者在心理上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居家工作已经超过1周,与公司相关,少了中午以及晚饭后出去散步的时间,早上又往往开始工作息的比较早,工作时间其实更为长了,但从自己的小目标来看,这些事情又是不可避免的,在国内,你慢了,就容易被落在后面,尤其是商业对手的底线并不高,就如同这次发国难财的那些加高价售卖口罩的,真是劣币驱逐良币啊。
btw,妻子给儿子买的宁波一家公司产的拼图挺不错,儿子尚不到两岁,能够很快的完成各种车车的拼图,除此之外,这家公司在拼图盒的背面写的话很有意义,英文大体是给孩子提供一个de-electric的童年体验,想想如今不少六七岁的小孩,就拿起手机玩个不停,看搞笑视频,被动的输入很多东西,de-electric反倒显得特别重要。
昨晚与妻子聊天时,觉得育儿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收拾被他扔得乱七竖八的玩具相当的费体力,记得科学上有个说法把混乱程度叫作熵,说环境整体是趋向于无序的,因此需概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让它变得有序,对于孩子亦然,什么都不做,让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他意志力思维能力不够强大的时候,毕竟滑向无序,从而无法得到知识,或者育儿以及孩子成长,本身也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只有精力呵护,适当的约束,才能助其成长,培育其自控力,对他将来,能够自食其力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