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来杭州工作的缘故,我与近一岁半的儿子相隔苏杭两地,特别是在互联网公司,我会顾虑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的关系。
在参加公司培训以及工作期间,注意到很多资深的同事在工作上都特别的投入,往往回家之后孩子已经睡着,这样看起来都很难在工作日与育儿(女)之间取得平衡。
马云因为创业与家庭的言论,获得了悔创阿里杰克马的称号,而我工作上的大老板,大多也是世界飞来飞去,其实也同样难以给孩子更多地陪伴。
故而,我想育儿与工作之间,可能本身就存在矛盾,而问题的本质,在于人到底如何定义自己的一生,作为父亲,除了给孩子教育,树立典范,同样也应当有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而人类之所以代代相传,我当然可以定义自己的一生就是为孩子拼搏,围绕着他来转,然而,这样的格局一方面太小,而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追求自己人生体验的需求。
诚然,知道如今,我都未能找到值得我一生投入的终极目标,这也算我很少能有使命感的原因,但我想,我自己还是有一些想坚守的特质与价值观。
我想,这些特质与价值观,反过来就制导我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待我为自己拆解:
独立之精神与独立生存本领:本质上我自打大学毕业后,父亲母亲因为与我存在因为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到来,存在很深的鸿沟,而因为我幸运的能够考取大学,从而一直独立的工作,安家,结婚,以及自己两年多的全职创业。回望这十多年的生活,我相信除去父母提供的有限支持外,我通过后天习得了独立生活的精神与本领,因而,我有必要相信我的孩子,能通过我的示范,以及他通过教育自行领悟,同样能获得与我一样的独立生存本领。故而我的工作,一方面延续我的独立生存,同样也是给他提供一种教育,而或许偏少的陪伴,不足以影响他的一生。但我会通过视频记录的方式,一方面给他能够看到我对他的期待以及我的思考,另一方面在未来他懂事之后,能够传递给他更多地思考素材,帮助他成长。
善良与正直:我一直不太相信人性本恶,而这个观念的获得,我相信一方面来自于我父母尽管未能在经济上达成大的成就,但依然在乡村能够维持生活,供养我上大学,我在家乡度过的时光,少有见识父母有过坏的心思。故而,我相信善良与正直,同样可能是来自于人性以及后天习得。故而工作亦不大会于培养孩子有这样的特质相冲突。
自信与乐观:坦白的说,我父亲性格较为内向而且不善交游,而我在家乡的时光里,父母一直都在身边,但我仍然未能足够形成自信与乐观的特质,特别是如上篇博客所述,大学时代后,我的自卑反而得到加强,从而最终早就了今日的我。这些历程同样说明,工作与育儿在这个特质上没有必然联系,自信与乐观,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天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后天习得。我只希望,孩子在未来遇到困惑时,我能够就我的经验,给予他一些指导和建议。
平等与自由认同:我母亲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我从未见到她轻视别人,我她或许未曾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朴素的平等观念。而我父亲,同样也有类似的观念,但他偶尔表达出对于那些不够有文化的人的轻视。然而,我在这种成长环境中,仍然形成了不轻视别人的特质,故而说明陪伴或者说工作与培养拥有这种特质的孩子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对于自由父母生活经过了毛时代,但却在我离开家求学后,给我了足够的自由空间我。故也同样说明对于自由的认可,来自于后天的独立习得。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有理由相信,我与孩子都能够独立成长,拥有自己的一生。而工作和育儿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冲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给孩子营造相应的环境,无论我是否在身边,相信他能够习得自己所珍视的正面的价值,如果有幸他很早找到自己为之追求的东西,我会尽力帮助他。
之所以没有在这里用儿子,是我相信,如果我能再拥有一个孩子,如果是女儿,上述的特质,同样是我对她的期望,我也同样相信,即便我不能提供足够的陪伴,她同样有习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