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在一月十二那天给自己定下了闹钟,四个月后被准时提醒,昨晚突然再次想到这些年错失的创业机会,上一篇日志里分析了错失一些创业机会的原因,结合我昨晚的思考,这篇日志我打算回过头来,细数到底错过了哪些创业机会,这次细数的时间段从零零到一四年,也就是差不多十四年的时间跨度,以我上高中左右开始(补充一点,我大约是初中毕业考高中后开始在表哥那里了解到网络但我俩并未拨号连网成功,之后我借好友被接受网络技能培训的机会,于两千年在县城电信营业厅里第一次接触到网络的),到昨晚做为结束,细想这十四年间中国互联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公司湮灭不见,比如我早先注册电邮的润迅,如今这家公司的网站都应景的变成了地产商的网站,有的公司比如我很早就接触到的开发OICQ(用来给表哥发寻呼)的腾讯,如今已经市值已经9000亿,而如今我却坐在这里,看着这些巨大的变化也差异,唏嘘之外,也要鞭策自己,期望自己能够在以后能够找准发力点,用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光景,也取得不错的成就来。
下面就来逐一思考到底这些年错失了哪些创业机会,以便自己以后能变得更加警醒,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点;同时,我也无需悲观,毕竟造物弄人,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改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 运营一个论坛社区 自高中时开始,我似乎就在尝试着了解论坛是什么玩意,上大学初期,就试着搞了不少的论坛,同学录、新闻、政治类的都弄过,但无一例外都失败和湮灭了;但印象中比较深的,反倒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高中同学,向我打听了建立论坛的技术,若干时间后我再访问他的论坛,竟然已经发展到了几千会员,让我着实惊讶不已,并且同学那时就开始玩百度广告联盟,开始尝试把用户量/访问量来变现了,的确是很有商业头脑的人;只是后来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未再继续维护推广了,稍显可惜。 如今回过头来,反思在这点上,我觉得一方面是我显然欠缺对赚钱的兴趣,尽管家庭条件极为普通,但父母还是为我上大学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我只懂得了节流,却未懂得了开源的必要性,使得压制自己欲望成为了自己的习惯状态,从而只关心技术细节,而失去了对营利方面的思考,当然如果深入思考的话,同学父亲在家乡做自动门生意做的相当不错,高中阶段同学在物质上给了我很多帮助,从这点来看,他似乎也受到了家人的熏陶与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缺乏运营能力,我自己往往建立论坛后,将技术弄懂后,却未在运营上花费功夫,反思同学的论坛则起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名字“中国狼社区”,名字虽粗野倒也响亮,难怪也能小火了一把。 现如今论坛这种模式已经式微(虽然有人仍在不断换另外一种维度来重做论坛,本质上仍是类似,小圈子也许能做大,但赢利就未必了,但也许别人只是一个爱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倘若彼时我能够有效运营一个社区,并成功从上面赚到一些生活费的话,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也为起到较大的帮助,同时这件事本身也提醒我,后代的成长与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因素,父辈自然要努力为自己的下一代做出表率。
- DNS业务 大学那会儿除了免费主机外,我也花了不少精力到免费域名这上面去,注册了免费域名,自然要找免费的dns服务器,opendns、dnsever什么的,然后我却从未曾意识到dns这里面存在着不少的需求,安全,负载分担,线路智能优化等,于是有家大家都熟悉的dnspod如今被腾迅收购,从烟台这样的小城市走到了台前;而我印象中自己很早就注册了dnspod的账号,却未意识到当年的一个小公司,如今发展的这么红火了。 如今再次回头,在国外并不新鲜的技术,dnspod能在国内从免费模式做起,并及时发现中国互联网中一些独特的约束条件(如GFW),以及可能存在的庞大的市场,以及初期投资到一个也许并不那么红火的市场里(印象中当时dnspod是国内第一家免费的dns平台,我似乎还看到当时的广告),都是需要一定的魄力与眼光的,因此,眼光与魄力,对于创业成功的重要性,则是不言而喻的。
- 虚拟主机 dns算是网络基础网络中一种,而另外一种,则是我当时同样玩过无数多的东西,有叫虚拟主机的,有叫免费空间的,当年用过的免费空间除了日本xrea,基本上全部阵亡了,现在想来通过扫描日本肉机申请到xrea账号,并以xrea账号换到多个7位qq号码,算是我这些年在网络中唯一一次有价植的操作了,当然这虽然是题外话,也能说明我这些年是如何的错失啊。 现在看来,当年的虚拟主机,只需要有少量的启动资金,租用一台服务器应该就可以开动,倘若运营的好,坚持到云计算网络大潮的到来前,如果再能顺势做一把云计算,不消说成为业界老大,也至少是前列了;我想在这方面,自己失误的原因与上面差异不大,一是不想赚钱而缺乏主动性,二是眼光有限。
趁着今天周日,我坐在桌前想了这些,这段时间我将继续反思,寻找错失原因的同事,也争取思考并挖掘一些新的技术机会。
继续更新:
- 山寨last.fm音乐社区 记得毕业当时,我看到last.fm这种分享音乐的网站,立刻即被吸引起来,而那时适逢毕业季节,同学们都最终各奔东西,我有些想号召人来一起做这个东西,却被毕业时各种无体制的酒局和嬉闹所湮没,忘记到了一旁。 如今再次想来,毕业那时虽然一无所有,但一无所有也正好无所牵挂,是可以拼搏一把的大好时机,而此刻我无论有什么样的想法,都要面对房货与家庭,再不能冲动一回了;刚查了类似被阿里收够的虾米网,以及近来自己十分喜爱的网易云音乐,都做的十分之火,除了感叹之余,也提醒我自己要随时记录那些一闪而过的点子,虽然不能冲动,但仍可理性分析,静俟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