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CEO一样思考

首先,我得声明,我只接触过我所在公司CEO,而我们CEO(方便起见,下称老板)也很年轻,也走在成熟的路上,而这篇感想是从我从自己有限的观察以及自己的思考中所推出的一些感想而已,描述的更多的则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手段。

这周我开始上车考驾照,因而需要在工作日请较多的假,而公司项目组里四五个人并行开展着几个小项目,除本身要负责一些开发工作外,我还要承担起项目的管理及状态监控工作,并且我还要迫切解决困扰我多年之久的害羞膀胱[1]这样的心理症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开始感觉到自己有力不从心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起了我们公司老板到少要面对的如下几个问题:

  • 公司2006创业以来,核心产品交换芯片至今无规模商用,如何继续规划公司后续走向,实现最初创业时的梦想(在网上看到一些人对老板只为Money的指责,我反而在想,如果只是为钱,我相信老板呆在美国Cisco可比在中国与这帮烂到根子里的政府以及日益道德沦丧的国民打交道要强得多了)
  • 公司持续未实现盈利,如何应对风投对收益的质询以及董事会的质询
  • 公司工程师与美国工程师在能力与经验上的区别(这里包含我在内,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与美国工程师能力上有不少差距,但我仍在努力提高中),如何在技术上保证持续创新并追赶Broadcom这样的寡头
  • 如何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房价与员工需要提薪来保持激励的矛盾
  • 其他公司里乱七八糟的事务(比如一天无数封的邮件)
  • 家庭琐事等等

从老板的微博上来看,老板对这些事情处理的应该还是不错的,我一年多前来公司时,在网上看到别人评价老板太凶太爱发火,然而至今我与老板开会多次,至今未曾遇到,而老板每周坚持环金鸡湖徒步行走,也印证了老板至少有不错的心情或者心态;而以上种种问题,以我现在处理考驾照这样的突发事务都手忙脚乱的办事能力来看,要是换我做老板,恐怕早就被赶离公司了。

在做了这种的比较之后,我便多少有些释然了,眼前的这些小事情,算些什么呢?甚至害羞膀胱这样的病症,我也觉得至少可以通过控制紧张情绪来逐渐解决了。

诚然,我们可以说老板当然可能也未曾考虑到这些问题而走了创业道路,是创业本身让他开始学会面对这些事情,那我就要说,在老板创业开始时,至少思考过创业的种种,否则又岂能坚持八年而没让公司倒掉呢。

拒绝看似光鲜创业一头热的诱惑,冷静的思考吧,我对自己说,如果以后我认为自己准备好了,我想我同样会走上创业的这条道路,不为别的,至少为验证自己曾经较为成熟地的思考过一件事情。

对于我适合的工作的零星思考

一转眼我已经工作了六年多,我也从北京逃离而转战苏州,农二代身份以及老婆不便工作的特殊情况使我需要一个人养家糊口以致从来也不敢于懈怠并放松学习提高,然而这么多年,我对于工作似乎总是无法有力掌控,虽则待遇不错,但似乎总会达到一种不知该向何方走的状态,是时候要来思考并尝试破解这种尴尬的处境了。

首先我还是需要感谢自己对于各种IT技术的关心,除外也应该感谢自己应该还有不错的智商和勤奋的态度,这使我在知识广度上能够出类拔萃,在思考技术问题上总能神来一笔(这点相信在无论在华为还是如今我工作的盛科的相关同事都可做证明),虽然我一直似乎是一个低调且多少有些自卑的人,在这点上我需要称赞一下自己,并希望自己能够保持。

然而我一直一来有一个较大的毛病,当然,是否称为毛病则有待于我处理该状况的方式,倘能好好利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个所谓的毛病就是:

缺乏对一项技术能够持续的兴趣,往往在理解其总体原理后,便又会被其他技术所吸引而导致注意力迁移,因而导致对每一项技术的钻研不够深,但倘若工作一旦需要到曾经了解过的某项技术,便能很快上手,快速进行原型的开发和评估。

从这个毛病的现象来说,并结合当前IT行业的实际,我相信自己应该避免如下的这种幻想:

认为自己能够轻松跨界,比如跳到互联网(无论是传统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因为这样的企业往往比较现实,我以往通信嵌入式纯协议类的开发经验显然并不适合。

因此,就以上的分析而言,我自己认为以下这几条道路还是比较适合我的习惯,可以作为中长期(5~10年)的职业发展道路的:

  1. 继续保持对技术的热切态度,以便对于整个IT行业的现状有一定的把握,但要选择通信(数据通信)做为核心的技术发展点(因为这点将与工作相关,根据我的习惯,这类技术我会有相对持久的兴趣和投入),提升方案评估及分析能力,并开始撰写技术文章,在圈子里发声并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CTO方向)
  2. 结合自己目前项目经理(负责整套产品的软件研发)的这个角色,通过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问题, 提升自己在委托事务,控制过度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创业或合伙创业提供必备的技能。(CEO方向)

显然,上面我所提到的CEO/CTO方向都显得有些宏大了,然而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为自己定一个远大的目标以便指引方向是在这个浮躁和物质社会中避免迷失的好办法,哪怕穷尽一生都未能成功,我至少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奋斗者的榜样。

这篇文章归入”苏州闲思“似乎并不合适,因为它显得有些严肃,然而我应该感谢苏州这个安静的小城,我在这里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家,使我安心思考并触发了今日的点滴收获;因此还是归在此类吧。